乌克兰割不割地,其实对于俄罗斯来说,已经无所谓了,眼下乌东四州的实际控制权早已落在俄罗斯手里,当地的行政体系、基础设施都在按俄罗斯的模式运转,甚至连货币都换成了卢布,居民也陆续拿到了俄罗斯护照。 自从2014年克里米亚归了俄罗斯,莫斯科在乌东地区玩起了"温水煮青蛙"的把戏,不像吞并克里米亚那样大张旗鼓,这次俄罗斯搞的是"润物细无声"。 政府大楼的乌克兰国徽悄悄换成了俄罗斯的,学校的课本重新编写,连退休金都改从俄罗斯发了,等到2022年搞了个"入俄公投",这些变化就算"名正言顺"了,有专家说:"这不是明抢,而是慢慢把你变成自己人。" 换钱这事儿最有意思,俄罗斯人把卢布塞进乌东的手法相当巧妙:先让两种钱一起用,然后规定工资、养老金必须用卢布发,最后银行慢慢停用格里夫纳账户。 到现在,乌东市面上几乎见不着乌克兰钱了,更绝的是,俄罗斯的银行直接开到了乌东,取款机吐出来的都是俄罗斯银行卡,这一招比派兵驻扎还管用,直接把经济命脉抓在了手里。 发护照这招更绝,拿了俄罗斯护照,看病报销多、出国方便、钱更值钱,听说现在乌东有80多万人已经拿了俄罗斯护照,老百姓为了过好日子拿护照,客观上却帮俄罗斯巩固了统治,这招实在是高。 俄罗斯还搞了不少"基建工程",把铁路改成俄罗斯标准的宽轨,电网接到俄罗斯,连手机信号都自动连到俄罗斯基站。顿巴斯公路上的路牌,现在标的都是到俄罗斯城市的距离,有个跑运输的司机说:"现在去罗斯托夫比去基辅方便多了,哪还分得清什么国界啊?" 面对这种情况,西方国家也是没辙,制裁来制裁去,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响有限,欧盟嘴上说不承认俄罗斯护照,可人家拿着护照来探亲,你还能不让进?乌克兰更尴尬:断水断电伤害同胞,不断又等于默认现状,这么一犹豫,俄罗斯的目的就慢慢达到了。 现在回头看,俄罗斯这招确实厉害,打仗占领是下策,慢慢把你变成自己人才是上策,当老百姓开始用卢布算账、拿俄罗斯护照出国、上俄罗斯网站购物,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,比什么条约都更能说明问题。 乌东这事给我们上了一课:现在抢地盘不一定要动刀动枪,俄罗斯这招"温水煮青蛙",用发钱、发护照、搞基建的办法慢慢把人变成自己人,比真刀真枪打仗高明多了。 老百姓的想法其实很简单:谁能让我过上好日子,我就跟谁走,西方总说乌东人是被逼的,但现实是确实有不少人因为生活变好了,就接受了俄罗斯统治,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,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选择。 国际社会光会谴责没用,得想点实在的办法,与其整天喊制裁,不如帮乌克兰把经济搞上去,让乌东老百姓觉得跟着乌克兰过更好。 说到底,人心向背才是最重要的,将来的解决办法,可能不是简单地把地要回来,而是要想出个两边都能接受的方案,在这个问题上,需要更多的智慧和灵活性。
评论列表